Q:班上有一位自閉症的小朋友,平常上課偶爾開心時,會站起來搖晃雙手、轉圈圈然後坐下,請問我該如何處理?

A:在處理問題行為時我們應先考量的是:

此行為是否有立即的危險?此行為是否干擾他及其他同儕的學習?或者此行為是否造成他與別人互動上的困難?

如果這些問題都沒有我覺得可以多一點的包容心去看待此行為,若指導者真的想要修正此行為時,可以這麼做?

 

1。 找出為什麼你想要修正此行為的原因。是因為同儕會笑會模仿,以至於干擾班上上課的秩序嗎?還是此行為不符合社會化,有點不好看?

2。 觀察及記錄發生此行為的頻率?及好發此行為的時間及情境?

3。 找出這位小朋友轉圈圈、搖晃手的原因?是表達開心?還是吸引人注意?還是感官刺激?

4。 找出原因後,可以用生態環境的改善及安排或教導其他比較符合社會化的新技能以取代晃手轉圈的方式。

5。 如果是因為尋求內在感官的刺激,經過治療師詳細評估後,可以提供相關的感官活動,以滿足此小朋友的需求。

 

參考文章:

影響幼兒行為相關因素

什麼是幼兒挑戰行為

功能性評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