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
行為
結果

 

 

 

 

 

行為功能:_________

 

預防
新技能
反應
(生態調整行為支援前事/先兆預防)

 

對挑戰行為的反應:
 
 
 
 
對新行為的反應:

表格參考來源:CSEFEL http://www.vanderbilt.edu/csefel/preschool.html

 

表格使用範例:

案例:

有一位小朋友跟爸爸去超商購物,小朋友看到喜歡的洋芋片想要買,小朋友看著爸爸,爸爸沒說什麼,這位小朋友於是拿了架上的洋芋片放入購物車中,爸爸拿起洋芋片放到架上,小朋友又拿起,爸爸又放回架上,於是小朋友就在商店大哭大鬧大吼大叫。

                 挑戰行為分析與輔導策略  

前事 行為 結果
與爸爸去大賣場看 到喜歡的洋芋片

在大賣場大哭大叫

 

功能:想要得到具體事物

爸爸不買給他他賴在地上 哭鬧
預防 新技能 反應

生態調整行為支援前事/先兆預

 1.先到小型或熟悉的商店,指導者較可以掌握的環境中訓練,再逐漸到開放的環境  

2.    第一次行為徵兆出現後(拿洋芋片),指導者就需要介入預防挑戰行為的出現。

3.    事前告知此次至大賣場購物的內容及外出購物須知及規範 

4.    與幼兒共同參與討論購買的內容物 

5.    提供少許零用錢可購買自己喜歡的食物

1. 溝通技能:遇到情境時可以說我想要買洋芋片可以嗎?   

 2. 問題解決的能力:遇到困難的情境時會與指導者商量 

 3. 情緒控制的能力:遇到困難時或想要生氣時可以經由策略如:深呼吸或數1-10先冷靜自己的情緒

 

對挑戰行為的反應:

1.若是已做好生態調整及預防措施後挑戰行為依然出現指導者應溫柔堅定原先所訂好之規則耐心細心協助幼兒成功克服自己情緒的經驗

2. 評估策略的可行性若一直都沒有出    現預期的結果應適時修正處理策略

對新行為的反應:

1.誇獎及獎勵他好棒

2.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

3.好行為若出現及給予增強

 

 注意:

  

對挑戰行為的反應:

 

也就是說當你已經做了功能分析及正向行為計畫後

 

在實施正向行為計畫的過程中,如果小朋友的不好行為(挑戰行為)再次出現時,指導者或周遭相關人員應該要採取什麼方式去面對這個反應。(忽視?確告?或後果收拾....等等)

 

對新行為的反應:

 

 

也就是說當我們實施正向行為時,小朋友表現出我們期許的行為時 (也就是說他表現出我們期望他學習的新技能時),指導者或周遭相關人員應該如何回應他的好表現。(也就是獎勵如,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或是讚美誇獎他或其他等等)

 

 

參考:功能性評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