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行為是與其他人及環境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天真活潑又可愛的小天使有時候也會變身為爸爸媽媽老師眼中的小魔鬼

鍾老師認為大人在生氣前可以先想一下影響小朋友的行為的可能因素是什麼,先釐清可能的因素,然後再想要如何處理?

以下是提供爸爸媽媽及老師參考的可能因素:

 

1.  生理及健康: 之前是否有創傷?目前有生病嗎?有服用任何藥物?藥物有副作用嗎?肚子餓?或是感覺冷、熱?

 

 

2. 個人:人格特質 (可參考幼兒氣質量表)、社交技能、語言、認知等能力及技巧如何?是否因為技能不足而產生挑戰性行為

3. 學習環境 :班級作息安排是否適切?教室安排與教具、資源是否容易引發情緒的發生? 幼兒在此環境的適應性如何?

 

4. 教學 :是否有足夠的轉換時間?教學時ˋ否擅用提示和 支持的方法

5. 家庭/家人:家庭的作息如何?會不會太晚上床睡覺?如果家人忙碌時,家庭有其他資源可以使用嗎?與手足之間的關係如何?是否為三代同堂,教養態度是否一致?

6. 同儕:能夠與同儕作興趣與經驗的分享? 與同儕的關係如何呢?

8. 遊戲:有足夠的玩具及遊戲技能嗎?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嗎?

7. 互動:其他幼兒或大人的溝通互動如何呢?是否有情緒支持,依附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