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老師在發展中心或者是在托兒所時,發覺小朋友在學習上有些狀況,使得他不能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現在就以下面三項的挑戰行為來說明:

  1. 專注力問題
  2. 坐不住
  3. 環境轉換困難


一、專注力問題:

 當老師察覺到小朋友在班上學習有注意力問題時,應先釐清幾個部份

  • 課程內容對他目前的程度來說是太簡單?還是太難?
  • 他能理解課程內容嗎?
  • 他對課程內容有興趣嗎?
  • 他感覺無聊嗎?


觀察幼兒學習上注意力的問題,除了考量幼兒本身的理解力、興趣之外,也該考量老師上課的方式、準備的教材教具等是否吸引小朋友,更應檢視其設計的活動是否適齡、適性、豐富及饒富趣味性等等。


除此之外,教師是否了解班上的小朋友的學習管道,哪些小朋友是聽覺學習型的,哪些小朋友是視覺學習型的,哪些小朋友是觸動覺學習型的,了解班上小朋友的學習管道之後,教師可善用多感官教學法,以因應班上小朋友不同之需求。  

 去看看!!!GO...

找出孩子的學習管道


二、坐不住 
 

小朋友可不可以乖乖坐在課堂上上課,與幼兒本身的認知理解能力、注意力及教師之班級經營有關之外,還應考量的是,是否這個小朋友已經建立了坐在教室上課的習慣,是否這個小朋友已經學會了要乖乖坐在椅子上的技能呢?他可以坐在椅子上吃完點心嗎?他可以坐著玩玩具嗎?他可以坐著等待輪流嗎?如果幼兒尚未建立坐在椅子的習慣,家長及教師應從此部分著手,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坐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慢慢延長坐著的時間。
 

之前教一位新生小傑 (從托兒所轉介至機構),這位小朋友在托兒所時,無法跟上團體作息,上課時總是遊走他方,沒有辦法坐在教室。他轉介至我班上時,剛開始我也不強迫他一定要坐下上課,他會在教室門口走動,然後會注意我們班上的活動,我會適時請他參予活動,他做完活動後又馬上離我們遠去,站在門口看我們,我繼續上課,不時請他過來幫忙,且告訴他他的座位在哪裡,慢慢地他可以坐下來,然後又跑走了,努力了一、兩個終於可以坐在椅子上完一節課。
 

另外,
有些孩子因為生理因素所致,影響他的行為表現,最常見的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A) 的小朋友,對於ADHD幼兒的介紹將在另外一篇文章介紹,這裡不詳述。
 

ADHD的小朋友可能因為衝動的因素,他一想到什麼就想要說,就想要去做,以至於干擾了他坐在教室上課的程序,老師可以運用視覺提示卡,照一張他認真上課的相片:
 

寫著:我的眼睛注意看老師做什麼? 我的耳朵注意聽老師說什麼?
 
漸漸教導這個小朋友自我指導技巧
 

當他坐不住想要離開時,教他小聲說:     停!!!
                              
                             我現在在上課!!

              我的眼睛注意看老師做什麼? 我的耳朵注意聽老師說什麼?

                            再一下子就下課了!!

                           我好棒!!我乖乖坐著上課!!!
 
 

三、環境轉換困難
 

經常碰到有些小朋友,在家裡不想來上學,來了學校後不想回家,到了A教室他就是不要換B教室,花了老師好大的心力處理小朋友適應學習環境的轉換。
 

處理這個情況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事先告知、製造
下個轉換環境的好印象
 
舉例:     "等一下我們要去學校囉!!學校有你最愛玩的火車!!
              好棒喔!!你可以玩!!我也好想要玩那個火車"
 
 
在幼兒學習的階段,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非常重要的功課,一但壞的學習習慣養成後,便難以更改,除了訓練幼兒基本注意力、教室上課技巧之外,有效的班級經營及學習生態環境的改善也可以添增幼兒學習的效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