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法 (Imagery) 就是在心中的圖像。Scripted Imagery 就是一個引導者使用事先寫好的積極、正向的劇本,念給在身心狀況完全放鬆的情況下的個案或一個團體聽。最常被運用於心理治療或在醫學手術來減輕病人的疼痛, 或探測個案內在的聲音,以便去省思行為背後真正之原因。目前很多國外學校團體或相關教育訓練機關結合Scripted Imagery經驗學習、合作學習的概念,讓學生除了更加了解自己外,也學習如何去表達自己、關心別人。另外Neville (1989) 研究指出,運用此法有助於增加幼兒之注意力,以期學生在學業上達到良好的表現。所以教育實務者們視心象法是一種具有潛力的教學新策略。

 

附註: 六年前在一國中及國小資源班練習過Scripted Imagery,學生都很新奇這樣的進行方式。因為進行此種活動需要在非常放鬆狀況下進行,所以我就讓學生或坐或躺或眼睛閉著,這樣進行幾週後,學生也明白每次我來學校他們必須要配合做哪些事,有一次我剛進教室時,就聽到學生說:ㄟ..快點啦!那個叫我們睡覺的老師來了啦!!哈哈哈....真的ㄋㄟ...我都是在他們睡夢中上課ㄋㄟ..我的課好像是:睡覺課...呵呵呵....

 

從我本人的親身經歷,我深信學生可藉由一連串非學科、非競爭性為導向的Scripted Imagery活動中達到以下之目的:

 
(一)    藉由活動前的肌肉鬆弛練習,學生學習減緩身心緊張、焦慮的技巧。

(二)    藉由積極正向之劇本指示, 學生學習正面思考之模式。

(三)    藉由積極正向之劇本指示, 學生學習自我探索, 發掘自己的潛能並看重自己。

(四)    藉由提示性劇本的指示,學生學習如何做決定,如何選擇適當的事件及題材,並類化於日常生活中。

(五)    藉由經歷劇本積極正向之事件,學生提升其問題解決的能力,並類化於日常生活中。

(六)    藉由一連串的活動,學習自我內在溝通、自我支持、鼓勵之技巧

(七)    藉由分享的活動,提升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增進同儕間的友誼。

(八)    藉由以上之活動目標及學習歷程,培養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提升其自尊心。

 

當我在英國求學時,面對外語文的困難,我經常花很多時間坐在書桌前讀書,讀半天還不懂書中之意;好不容易讀懂了卻不知如何整理,待思緒整理後,說給同學、教授聽,別人卻不懂我在說什麼。當時真是挫折至極,種種負面的聲音湧起,老覺得事事不如人,漸漸變得退縮,築起壁壘。當教授用Scripted Imagery 活動時,隨著教授劇本的指示,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我看到了一個努力不懈的自我,我感動、讚美、鼓勵這追求理想所付出努力的自己。經由Scripted Imagery 活動經驗分享中,同學的同理心及支持縮小了彼此間的距離,這也是讓我漸漸轉為較以正向的態度去面對自己求學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